我国保险资 管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2003-2011 年:保险资管正式起步,资管资管逐步形成“9+1”格局,系列新形行业险资开始实行自主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的势下资金运用模式,投资范围从最基础的浅析国债、定存等资产逐步拓延;2)2012-2017 年:保险资管进行市场化改革,国内格局规范化的保险保险资管产品开始迅猛发展,同时投资范围向公募、发展私募基金等进一步拓宽,资管资管专业化投资机构不断涌现,系列新形行业第三方业务开始发展;3)2018 年至今:
资管新规后保险资管加速进行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势下全球保险资管机构如安联资管进入中国市场,浅析投资范围放宽至公募Reits 等新型业务,国内格局目前保险资管形成以固收为核心,保险另类投资、发展多资产策略为辅的资管资管全品类产品策略。
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金来源集中。2022 年32 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9%至22.47 万亿元,其资金来源高度集中,保险资金占比超八成,因此平均年化资管费率较低,同时保险资金要求安全性与绝对收益的属性也使其偏重于固收类投资,投资收益率随市场波动,2022 年保险公司财务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位于3.25%-3.5%区间。
保险资管以专户业务为基石,以保险资管产品为增长点多元化开展业务。专户业务主要管理系统内险资,2021 年管理费收入贡献占比达到59.6%,是保险资管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保险资管产品中:1)组合类产品投资资产集中于标准化固收资产,表现相对优异,2021 年以15.9%的管理规模占比贡献20.8%的收入,为保险资管机构收入重要增长点;2)债权投资计划集聚众多第三方险资,资金投向基本稳定于商业不动产、交通和市政,但目前面临结构性“资产荒”挑战;3)股权投资计划由于优质资产稀缺,当前规模较小,资金投向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中国人寿布局暂时领先;4)资产支持计划为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渠道,或将深度参与公募Reits 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大资管行业格局初定,各主体业务布局各有特色,值得保险资管公司借鉴学习。C端业务布局:1)公募基金形成以基金公司网络和柜台直销渠道为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等渠道为辅的多元化销售体系;2)保险公司主要依赖代理人团队和银保渠道,渠道分润显著高于产品分润,保险经纪公司佣金收入主要靠首年佣金驱动;3)信托公司以直销和银行代销为主,渠道方具有极强话语权。
B 端业务布局:公募基金良好的业绩表现与分红税收优惠使B 端代销需求攀升,代销机构通过优化交易系统解决流程难题,发展迅速。保险资管B 端代销尚处起步阶段,现主要通过行业平台“银保通”开展,组合类产品代销方兴未艾。
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保险资管具备长期资金运用优势、固收投资丰富经验与稳健审慎合规风控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产品策略和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渠道相对薄弱与权益投资经验不足等劣势,需扬长避短,进行特色化经营。
未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金融资产配置意愿的上升等外部环境变化或提振需求,同时供给端政策规范与利好并行,行业或迎发展新机遇。据此我们给出以下发展方向判断:1)重点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2)拓展完善产品类型;3)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4)持续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风险提示:利率持续下行风险、行业格局竞争趋于激烈、险资投资端监管政策收紧。 |